岳中云:限行评估体现决策的慎重

2012年10月17日02:19  京华时报

  在不得已下这味猛药之前,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有关治堵政策措施的综合效应,释放多项政策的内在潜力。

  本报特约评论员岳中云

  北京宣布启动明年保障交通畅通措施研究,重点研究深入推进弹性工作制和错时上下班工作方案,评估在特定时段、特定区域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的可行性。这项措施若评估通过,相比目前的尾号限行将更严厉。

  尽管这还只是评估单双号限行的可行性,但网络上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强烈。现实中有车一族的意见还有待科学调查,但平心而论,赞成的未必多。原因在于,单双号限行是治堵之中最严厉的招数,它意味着所有机动车的使用效率在工作日里也会大大降低,对于有车一族的权益是一个不小的损害。这一点,在研究治堵之策时,我们必须正视。

  然而,当大城市的交通出现肠梗阻式的栓塞时,治堵又是必须正视和破解的问题。尤其是像前年中秋节前的那次拥堵,指数破天荒地达到了9.7,距离全城车不动窝的指数10只差了0.3。面临如此堵况,交通基本失去意义,若不下猛药治之,又如何得了?在这个意义上,单双号限行又的确是治堵的猛药,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。显然,在这样的特定时段和特定区域,单双号限行是治堵的一个备选项。

  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难题,是一个需要彻底遵循科学的问题,也是一个需要发挥各项政策措施综合效应的难题。缺乏科学性,就难有效果。任何一个单项政策,也很难有显著和长久之效。即使是单双号限行这剂猛药,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评估,贸然行之,则必然会导致持久的购车热,其限行效果就会随着时间的延续、车辆的增加而不断递减。如此,当单双号限行的效果也有限时,治堵只怕真的无策了。

  在这个意义上,单双号限行的猛药,不是说不能用,而是应当慎用。也正因此,北京提出了特定时段、特定区域实行单双号限行的设想,同时将进行可行性评估,体现的即是这种慎用。

  其实,在不得已下这味猛药之前,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有关治堵政策措施的综合效应,释放多项政策的内在潜力。比如在交通规划布局上,对有关道路进行科学规划改造。比如在公交系统构建上,其缓堵的潜力也很巨大。另外,交通管理的科学,也能有效指导人们出行。此次双节前的拥堵信息发布,使部分有车族选择了公交。9月未出现大范围、长时间的交通拥堵,总体运营平稳,这显然与交通管理科学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。

  相关报道见昨天A15版

(原标题:体现决策的慎重)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